武汉肺炎(COVID-19)大浩劫 对美-中-台三角关係之影响

武汉肺炎(COVID-19)大浩劫 
 
对美-中-台三角关係之影响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总统于中华民国第十四任总统就职演说时强调:「两岸关係将尊重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相关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以谋求两岸之和平与稳定」。但北京并未因蔡总统之善意而有对等之回应;中共持续打压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外,更在武力犯臺上加紧议程设定,从而增加了台海的张力,并威胁了亚太区域的和平稳定及發展。2020年1月11日台湾在蔡总统领导之下,坚守民主、自由并强化台湾在印太战略的外交政策下,蔡英文以817万票连任中华民国第十五任总统。 
 
 
基于台湾多年来的民主成就及在印太区域的战略重要位置,美国川普政府于2017年1月20日后积极促进并提升台美之间的外交、经贸、科技、军事及战略之合作及交流,台-美关係达到1979年后最佳状态,并朝法制化的方向全面提升、强化台-美之盟友合作关係。在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也有了显着的调整,包括川普政府在2018年对中国發动之贸易战争、科技战争、美军在台海及南海之加强巡弋及美国对台湾、香港、新疆及西藏之民主及人权议题之更积极之支持。美国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于2018年10月4日在Hudson Institute發表美国对中政策演说,揭橥了美国对中政策的新纪元,除了揭露中国对美国的诸多掠夺及威胁外,并强调美国对中政策亟需调整以遏止中国对美国之威胁;2019年10月24日,Pence在华盛顿D C第二次对中政策演讲中,对北京的政策再度展开广泛且严厉的批评,议题涉及美-中关係、美-中贸易、印太区域安全与秩序、南海及台海争议等。这些美-中关係的竞争其实反映的不仅是美-中在全球权力结构性的矛盾及在印太区域的竞争,更反映了美、中两强在自由、民主、人权等政治体制上的不同与冲突。 
 
 
2018年年初的中美贸易战争,拉开了美-中全面竞争之序幕,美国对中国之经贸及科技制裁对中国之经贸、货币及产业产生巨大冲击;导致2019年至今,中国呈现了严重「经济下行」现象,许多在中国的投资也逐渐转向台湾、东协、印度及美洲。至2019年年底,中国内部因经济引擎之衰退,也重挫了中国之房地产、股市及其他经济之表现,甚至影响中国政治及社会之稳定;在此同时,中国武汉爆發了严重的肺炎大流行疫情(COVID-19),并蔓延至全中国;造成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作为全球产业链之「世界工厂」的最严峻挑战。北京政府在疫情爆發初期反应迟缓,及对疫情之隐匿,最终导致疫情在全球之大蔓延。 
 
 
虽然台湾早在2019年12月31日已经向WHO通报COVID-19在台湾以隔离病房方式处理COVID-19病人,以免造成人传人之疫情扩散,但WHO秘书长谭德赛(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配合北京一中政策,竟因政治考量而未回应台湾在疫情初期向WHO之通报,谭德赛亦未向世界通报台湾已经对COVID-19之人传人疫情之医疗措施,以致延宕世界各国宝贵的防疫时机而导致全世界因COVID-19扩散而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经贸、产业、宗教、文化及社会活动之浩劫。 
 
 
相对于中国对COVID-19疫情之隐匿,台湾在抗疫上的表现不但获得世界的赞赏,并成为各国对抗COVID-19之学习典范。台湾并秉着人溺己溺的精神,在医疗、卫生及科技上与世界各国合作,扩大医疗口罩生产并分赠友邦各国,以及积极参与全球防疫,也因此赢得全世界各国之尊敬,并纷纷与台湾进一步發展各种防疫及医疗之合作。在美国、日本及诸多友邦力倡之下,越来越多国家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加入WHA及其他国际组织的参与。但北京却将台湾在国际上协助抗疫之努力解读为「以疫谋独」,持续在外交上打压、封锁台湾在国际社会之参与;甚至趁COVID-19在全球大爆發期间加
强在台海及南海週遭海域之军事活动,企图以武力恫吓台湾及周边国家。 
 
 
COVID-19不仅在医疗卫生上造成了全球巨大之生命及健康的损失,也冲击了国际经贸全球化的产业结构之运作,造成前所未有的全球经济及贸易的产业链之断鍊及解构。随着各国疫情之升高及越来越多声音指责COVID-19极可能源自中国武汉实验室。加上中共对病毒起源及疫情资讯之隐匿,以美国为首的各国政府,甚至出现中共可能刻意發动「生化战争」之阴谋论,纷纷呈现「反中情绪」,并认真检讨过去数十年以中国为製造中心之全球化产业结构,某种「去中国化」(Decoupling China)的声音越来越可能解构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全球化产业结构,从而重构世界经贸及产业地图。 
 
在区域安全方面,COVID-19也因人与人快速传播而影响了各国在战略的佈署;其中又以美国在印太地区的航空母舰官兵染疫而影响印太区域战力佈署,受到各国高度瞩目;至4月下旬,美国佈署在印太地区的航空母舰包括「罗斯福号」、「卡尔文森号」、「尼米兹号」及「雷根号」及40艘以上军舰,超过3500官兵已有COVID-19之确诊;许多人担心中共是否会在美军在印太地区战力出现缺口之际,攫取南海岛屿及相关资源。 
 
 
中共在3月及4月间明显增加了人民解放军在东海、台海及南海海域的军事活动;譬如,中共在4月启动辽宁号与山东号双航母及万吨驱逐舰在该海域之接近实战之攻防演习,其目的,除了转移国内因中美贸易战及COVID-19所衍生之严峻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压力之外,可能趁美国及亚太各国因忙于防止COVID-19扩散之际,对南海岛礁及资源趁虚而入,进行军事威吓丶袭击或佔领。针对此,美国在4月间罕见的在台海及南海以高频率及高强度之军舰及军机之巡弋及备战,明确向中共表示美国捍卫印太地区之和平、稳定之决心及实力。事实上,中共趁COVID-19在台海周围海域及南海地区之企图,反而加速并强化了美国在印太战略的议程设定及战略佈署;未来美军在东海、台海及南海之巡弋、侦查及演习可能朝更积极、更频繁之「新常态」巡弋及军事演习的方式呈现,以节制中共在该区域的企图心。 
 
 
川普总统坚持COVID-19病毒起源在中国武汉实验室,并在4月6日以911恐攻及珍珠港事件比喻COVID-19对美国之突击;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在4月15日接受福斯新闻频道(Fox News Channel)访问时表示:「我们知道这种病毒源于中国武汉」。川普政府坚持COVID-19病毒起源中国及中共对疫情之刻意隐匿,及各国对中国利用疫情谋取暴利的指控,使得世界各国政府及民间燃起对中国的怒火并坚持一定要向中共咎责及赔偿。截至4月24日至已至少有6国的官方或民间机构向中国提出诉讼或求偿,求偿总金额已超过50兆美金。 
 
 
另外,COVID-19亦引起世人对政治体制对于疫情管理效率的讨论。有些学者认为在疫情的控制上,威权体制可以忽略人民的需求与偏好,透过政府各种威权措施控制疫情扩散的同时,也控制疫情的资讯,试图不让外界了解疫情,所以控制疫情的「效率」更好,可以快速透过封城的手段防止疫情蔓延;但亦有学者从民主体制的角度出發,认为像COVID-19这样的跨境疫情,在不鼓励资讯透明的威权体制下,中国一开始隐匿疫情,除了错失防止疫情传染的时机之外,更导致其他国家低估防疫所需要的准备。而台湾与中国应对疫情控制的差异,正好突显了民主与威权体制不同治理方式;台湾不仅没有阻绝疫情资讯,反而是让民众更容易、更方便得到资讯,从而得到优异的防疫效果。COVID-19见证了台湾的民主体制优于中共威权体制之原因,恰恰在于民主不仅以民意为政策之依归,更有益资讯的流通与透明性以裨益于世界各国疫情之防制,民主体制开放信息的治理远比威权政府为稳固政权而遮掩事实的做法更有助于化解危机。 
 
 
COVID-19对全人类所带来的大浩劫,对国际关係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其中,对美-中-台三角关係的影响及美国于COVID-19后疫情时代将对中国採取一连串措施,至少将包括下列数点: 
 
一、 美、中在巩固或争夺全球事务主导权的议程设定(agenda setting) 将在国际组织之主导权及發言权上更趋白热化;譬如,美国将更积极着手国际组织,如WHO之运作是否符合人类安全之原则,及其运作方式是否符合民主、法制及美国利益; 
 
 
二、美、中之矛盾将进一步扩大为美-中关係之全面竞争,而川普政府将透过下列政策和措施以确保「美国再次伟大」: 
 
1. 结合「五眼联盟」并透过法制化(legalization) 以追究中共在COVID-19 在病毒起源、病毒是否涉人为干预、是否与生化战争有关、为何隐匿病情、是否利用疫情谋取暴利等相关责任; 
 
2. 领导各国向中共求偿,总金额可能超过50兆美金; 
 
3. 强化美军在东海、台海及南海之战备及军力佈署,以推动「印太战略」并进一步约制中共在「一带一路」的發展; 
 
4. 强化资讯战及网路战,并对中共刻意干预美国2020年年底之总统大选, 对中共採取更严厉制裁; 
 
5. 美国除了要求中国依2020年1月15日之美、中第一阶段协议,并坚持中国必须向美国採购二仟亿美元商品及服务外,川普政府极可能透过提升贸易关税,展开另一波之美-中贸易大战; 
 
6. 美国可能成立「信任联盟」,以加速全球供应链迁出中国;「信任联盟」将包括澳洲、印度、日本、纽西兰、南韩和越南。 
 
 
三、为巩固台湾之民主發展及强化台湾在「印太战略」之角色,川普政府将採下列措施: 
 
1.继续强化臺湾之国防及战略能力,譬如,2018, 2019及2020年之美国国防授权法有关于强化美-台军事合作、协助台湾加强国防能力、推动台湾在印太战略的角色等相关法案之推动、落实及执行; 
 
2. 协助台湾参与国际社会并加入国际组织,譬如,联合日本、「五眼联盟」及欧盟支持台湾加入WHA及联合国其他国际组织; 
 
3. 协助并支持台湾之外交关係,譬如:透过「 台北法案」(TAIPEI ACT)巩固台湾之邦交国关係、强化并提升台湾与友邦之政治、经贸关係; 
 
4. 提升台-美交流层次,譬如:「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ing Act)提升美-台官方官员之层级,以进一步落实美-台之官方正式关係; 
 
5. 检视(review) 美国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并寻求「美国支持台湾参与以国家主权为前提之国际组织」及「一中政策」是否并存或脱钩之方案。 
 
 
中共对于川普政府在上述之政策与措施必不能接受,并可能强力反制;美-中关係极可能由经贸及科技竞争朝美-中全面竞争的方向發展,并威胁印太区域安全;中共之反制极可能会针对台湾及南海,并在外交、国防、经贸及两岸事务上对台湾施压或加大攻击;及加强人民解放军在南海之军事佈署及演习;此举又将导致美国及日本等友邦之介入。台湾将在複杂的国际新情势中,持续扩大与美国在战略及外交之合作政策;在两岸关係上,台湾在坚持台湾之民主及主权外,将秉持和平、善意、韧性及实力以因应国际新情势及中共之压力及挑臖。 
 
 
 
 
国立中正大学 
 
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教授 宋学文 

 

 

 

购物车

登入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