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马克宏总统获选连任 ─试谈法国面对国内外的挑战与机会

解读马克宏总统获选连任
─试谈法国面对国内外的挑战与机会 吕庆龙大使 (前驻法国代表)
法国总统选举制度
法国总统选举自1965年以来开始由公民直选产生,总统任期于2002年席哈克总统主政时透过全民公投将七年缩短为五年,选举的投票日通常是星期日。总统选举采用两轮投票制,投票首轮若有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以上直接当选,若无,得票数最多的两位进入第二轮投票,得票数较高者当选。
法国2022年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于四月二十四日举行,现任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得票率58.55%,乐朋女士(Marine Le Pen)得票率41.45%,马克宏成为法国第五共和1958年成立以来第九位总统,也是2002年席哈克总统以来第一位在非联合政府下连任成功的总统,渠于2017年当选总统时年仅39岁,为法兰西共和国自拿破仑三世(1848年以40岁之龄掌权) (注1) 以来最年轻总统。
法国选民具民主成熟度
法国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人口6,554万人,本年总统选举共有48,752,339人(55%网路登记)选民登记第一轮投票,在首轮12位候选人中,超过44%的选民分别投给极右的乐朋Marine Le Pen 23.15%)及极左的梅郎雄(Jean-Luc Mélenchon 21.95%),另外以激烈言论仇恨特定族群的非典型右翼名嘴泽穆尔(Eric Zemmour)竟然获得7.07%支持,可见法国选民第一轮投票时对各候选人有比较感性的定见。第二轮投票率71.99%,2.23万选民投空白票(注2) ,投票率比2017年还低,为1969年以来最低,显示民众对总统大选热情度降低。
在第二轮投票仅有马克宏及乐朋角逐情形下,极左的梅郎雄仅呼吁支持者别投给乐朋,却没讲白投给何人,所以支持梅郎雄的票源成为两位候选人极力争取的对象,选民在二选一情形下,马克宏本已有基本盘支持,加上不放心投给乐朋的选民做了理性的决定(法国选民应该没有含泪投票的说法)而胜选。乐朋得票率虽由上一届2017的33.9%增加到41.45%(乐朋宣称是「巨大胜利」),结果还是由马克宏胜出(得票率由66.1%减到58.55%)。此结果与2002年席哈克与民主阵线(Front National)创党人乐朋Jean-Marie Le Pen (Marine父亲)第二轮投票结果一样,都是选民在第二轮双雄对决时以理性思维投票,冀求稳定而不希望极端,也让美国及欧盟领袖们松一口气,主因在对抗俄罗斯议题上不致出现重大变局。
马克宏顺利地在几乎所有民意调查机构选前公布均领先情况下当选连任,五月七日遵循总统府爱丽舍宫惯例,由宪法委员会主席法毕士(Laurent Fabius)主持第五共和继戴高乐、密特朗和希拉克之后第四位连任总统授职仪式,没有离开爱丽舍宫,朴实低调就职,典礼仅透过主要媒体频道直播。马克宏就职时期许深化民主,以建立新的欧洲和平,有鉴于第一任期间法国社会出现分化现象,故强调将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将法国打造成为一个更有活力且强大的国家」。渠接任后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带领「共和国前进」(La République en marche)(注3),在六月十二日及十九日举行的立法选举(选出577位国民议会议员)中胜选,以确保政策顺利推动。以法国人理性思维及持续期待法国在国际社会中,特别在欧盟扮演领头地位观之,既然选出总统就该也选出足够的国会议员配合支持施政,以确保法兰西荣耀。
马克宏就职后面对国内及国际议题诸多挑战,综合选前楬橥政策来看,国内议题包括防疫、2018年爆发至今式微的黄背心运动、物价与工资上扬、医护人力不足、税率、退休制度(养老金)、大学教育、家庭收入、移民及去除伊斯兰主义意识形态等问题,新政府必然全力以赴(注4:法国高度尊重专业,是一个由万分之一菁英治理的国家),比较特别的是马克宏向选民承诺就职后将任命一位直接处理生态议题的总理(注5),实质朝向落实上年十月十二日提出并获得企业界赞赏的「France 2030」计画(注6)。
马克宏总统续任后面对的国际议题
法国于1958年进入第五共和,戴高乐总统一向采取独立外交政策,不愿过度依循美国政策,然而面对国际局势大翻转,马克宏会采取何种策略,继续强化在欧盟领导地位及如何与德国新政府继续携手合作(就职后第一个出访国家就是德国),并减少对美国依赖,建立一个「强大的欧洲」值得继续关注。
与俄罗斯关系:依据France-Ouest日报报导,俄罗斯为法国第十五大市场,欧盟以外第七大市场,目前法国五百家企业在俄罗斯雇用16万员工,为俄罗斯最大外国雇主,法国2020年自俄罗斯进口石油及天然气价值57欧元,占总进口额74亿欧元77%以上,法国每年对俄罗斯出口值70亿欧元(注7)。
俄乌战争:法国与俄罗斯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战事爆发后,与国际社会48个国家在美国倡议下一致采取联合制裁立场,无论是安全理事会2月25日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决议案,或是联合国大会3月2日以压倒性票数通过决议,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案及4月8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决议暂停俄罗斯在人权委员会成员资格都明确展现立场,并低调提供20亿欧元援乌金额及接待超过七万名乌克兰难民(注8)。
马克宏总统自2月24日俄乌战事爆发以来一直与俄罗斯总统普丁保持直接沟通,不放弃任何止战的可能,试图劝说普丁“回心转意”,公开表示不赞同拜登总统3月17日指责普丁是「战犯」(一年前指责为「杀人犯」)及4月13日指责俄罗斯针对乌克兰进行「种族灭绝」的说法,认为应该透过外交途径寻求解决之道。马克宏续于4月18日公开反对拜登说法,称:“我不会使用这种语言,因为我会继续与普丁总统交流,“我们希望在不发动战争、局势不升级的同时让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的战争停下来。 ” (发表此一谈话后随即接受泽林斯基前往基辅访问,并重申了欧美盟国共同立场,及支持乌克兰反抗俄罗斯,同时又不直接进行军事干预。
马克宏就职后于五月九日在史特拉斯堡欧洲议会演说中强调,"唯有乌克兰自己才能确定与俄罗斯谈判的条件。另法国外长乐德昂(Jean Yves Le Drien)于五月十三日表示,七大工业国集团(G7)「坚定团结」支持乌克兰,直到乌国取得「胜利」为止,明确显示法国支持乌克兰的立场。另一方面从俄乌开战以来,法俄两国关系并非水乳交融,法国于四月间配合欧盟制裁驱逐41名俄罗斯外交官,俄罗斯则于五月十八日驱逐34名法国外交人员。
马克宏与普丁通电话斡旋未有结果引起乌克兰总统泽林斯基不满,故于在5月14日接受义大利RAI专访时严词批评马克宏试图给普京一条“生路”,避免“羞辱”俄罗斯。泽连斯基更扬言,“马克宏不须于此刻向俄罗斯作出任何外交让步等语。此外马克宏于3月25日公开反对普丁贩售天然气给「不友善」国家(欧盟国家在内)时要求以卢布支付。 (注9)
   乌克兰加入欧盟:马克宏5月9日于欧洲议会演说时宣称,乌克兰想加入欧盟,「几十年内」恐怕办不到,欧盟不该是欧洲唯一一种体系,短期内应该先打造出新的「欧洲政治共同体」(European Political Community),接纳乌克兰和和英国等非欧盟国家,参与「欧洲的核心价值」,惟泽林斯基对此持保留态度。此一发展使马克宏期待在续任总统后,面对美国及欧盟等48个国家持续加强提供军备或其他援助予乌克兰,和谈未见交集点之际,扮演俄乌战争更重要协调角色,促成双方签署如「巴黎和平协定」的努力面对挑战。
法国外交动向:马克宏对美英澳2021年9月成立AUKUS联盟将法国排除在外,并将澳洲原先与法国签定的十二艘传统柴油动力潜水艇560亿欧元订单取消,改由英美协助建立核子动力潜艇舰队耿耿于怀。拜登总统10月29日在会见法国总统马克宏时表示,美国在策划美英潜艇与澳大利亚的秘密协定时表现“笨拙” (clumsy) ,使法国处于困境(in the lurch),并动摇了(rattled)了欧洲对美国的信心。 (注10)法国为了维持与西方国际社会领导国家间特别是美英正常互动,先后于9月24日与英国首相Boris Johnson及10月28日与澳洲总理Scott Morrison电话沟通,显示法国考量国家整体利益,务实忍耐面对。
欧盟政策:马克宏在维护欧洲安全上支持芬兰与瑞典加入北约,曾明确表示「面对位在我们边界上,并可能成为一个威胁的俄罗斯,我们需要一个可以保护人民的欧洲军力,而不只是依赖美国。」实际上马克宏早于于2017年五月当选总统后首次接受媒体访问时公开表示,欧洲有必要减少对美国力量的依赖,单独打造更能自我防御的欧洲,并提出成立一支由9国成立的「欧洲部队」(forces européennes),以便能够快速展开联合军事行动、撤离战区,或在天灾之后提供援助想法,另称「我们必须保护我们自己,以防范中国、俄罗斯,甚至美国。」
与中国关系可能发展:自从法国于1964 年与中国建交以来,无论是双边或多边关系,以及国际议题大致而言皆与中国维持良好关系。双边经贸关系密切(注11),直至COVID-19爆发后,法国见识到中国大外宣及对疫情相关资讯处理方式多所公开微言,加上中国驻法国大使不断出现不少外交界少见的言谈举止(包括批评欧洲处理疫情病患及陆续对法国媒体与学者粗口恶言)招到反效果,对中国有另一层面的认识,也了解中国正透过深化与法德关系以影响欧盟立场。法中在双边经贸投资观光旅游方面应会继续维持良好互动,另密切注意美国与中国间贸易战,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议题采取欧盟暂停批准的共同立场。此外法国近十年来已注意到中国在非洲54个国家(31个法语国家)透过「一带一路」掠夺资源、争取国际组织票源前,即用心经营与非洲大陆关系,特别是法语国家,透过各项援赠计画及民间参与,吸引非洲国家与中国建立密切的关系,其发展正逐步威胁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法国能否继续保持西方国家在非洲国家中的优势,应是不可避免的挑战。
与台湾关系可望持续正面发展:法国自1980年以来,支持台湾以务实态度、灵活作法,经由文化、教育、科技、研发、经贸、教育、农工及航运等不同领域持续互动交流,以增进实质关系,法国为台湾在欧盟国家中第五大、全球地24大贸易伙伴,目前是美国以外最大科技合作对象。另双边国会外交成效显著,多位曾访问台湾的国会议员入阁担任部会首长,了解台湾除成功脱离贫穷,成为经贸大国,分享法兰西普世价值外,也有能力分担国际社会责任,特别是见证民主制度可以在华人社会深耕、发展,为法国优质的合作伙伴,继续深化双边互惠互利的实质关系。
注1:路易拿破仑Louis-Napoléon Bonaparte - 拿破仑一世姪子。
注2:vote blanc – 选民已领票却未将候选人名单放进投票信封投入票柜,表示已尽公民政治权投票,只是没有满意的候选人,所以将没装选妥人选装入伴随领票时发给的信封投入票柜,与污损选票成为废票不同。
注3: 马克宏于2016年四月在家乡Amien成立「前进」党(En Marche),2017获选总统后更名为「共和国前进」(La République en marche)
注4:法国高度尊重专业,是一个由万分之一菁英治理的国家,万分之一的菁英建立制度,一般民众跟着制度走即可。
注5:马克宏总统于五月十六日任命博娜女士Élisabeth Borne为新任总理,博娜总理年61岁,为第五共和国第二位女性总理。巴黎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出身,依据五月十七日法广报导:博娜总理是法国媒体所形容的履历上没有差错的“技术官员”(technocrate),“具备马克宏提她的全部资质”,“不令人惊讶,是一个比较有逻辑的选择”。博娜女士曾在左派政府任职,先后出任交通部长、生态转型部长、劳工事务部长等职,熟悉大型公司如巴黎大众运输公司(RATP)事务及政治生态,处理过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改革,失业保险改革等多个比较棘手问题。
注6:在未来五年内筹集三百亿欧元,马克宏总统表示:「法兰西2030」是我们这个时代重大挑战的答案,特别是生态转型,通过一项大规模的投资计划,以培养未来的技术冠军,并支持我们卓越地在汽车,航空或太空领域的转型。 『法兰西2030』的逻辑是推动法国走出危机的战略,“重掌法国和欧洲的命运”:“更好地生产,更好地生活,更好地了解世界”。马克宏同时表示,法国的社会模式应该不断地“现代化”。 (法广资料来源:法广2021年10月12日,AP - Ludovic Marin  作者:安德烈)
马克宏2021年10月12日发表的「France 2030」 楬橥法国未来发展优先目标:
目标 1 :在法国发展小型创新核反应炉,改善废物管理, 到2030年将投资10亿欧元。
目标2:成为绿色氢的领导者。到2030年,法国将使用80亿欧元在其土地上拥有至少两个千兆个电解槽工厂,并将大规模生产氢气和所有对其有用的技术,成为“绿色氢能领导者。
目标3:使我们的工业脱碳,与 2015 年相比,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 35%。将投资超过80亿欧元来实现前三个目标。
目标4:生产近200万辆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
目标5:生产出第一架低碳飞机。未来将有近40亿欧元投资于这些运输。
目标6:投资健康、可持续和可追溯的食品。 20亿欧元投资于这些问题。
目标7:生产20种生物药物,用于治疗癌症、慢性病,包括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并创造未来的医疗设备,将生产 20 种生物医药和先进医疗器械。
目标8:使法国再次处于文化和创意内容制作的最前沿。已经确定了3个战略领土:地中海弧,大巴黎北部。它们将成为French Touch的3大工厂。
目标9:在新的太空冒险中全力以赴
目标10:在海底投资。
注7:2021法国对我出口约30.78亿欧元,法国自台进口约13.9亿欧元。
注8:2022.04.27法国移民与融入署数据。
注9:2021年法国17%的天然气8.8%的石油来自俄罗斯。
注10:拜登没有正式向麦克宏道歉,但承认美国不应该让最老的盟友惊奇。拜登说:「 the submarine deal “was not done with a lot of grace.”」 (资料来源: 2021.10.29 France 24 法语电视台
注11:依据法国财经部2022.04.20资料 :2021年法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396亿欧元,而2020年为389亿欧元;根据法国海关数据,2021年法国对中国出口大幅增长:增长37.3%,达到241亿欧元。 2021年,法国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大幅增长:增长12.8%,达到637亿欧元。
购物车

登入

登入成功